close

  我國2015年將出台並實施以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,近期將提出相關方案。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如何建設?身份證及其管理存在的問題如何破解?《人民日報》記者調查採訪發現,身份證造假屢禁不止,專家表示,針對身份證造假的處罰力度太輕。
  在現代生活中,買車票、住酒店、辦保險、找工作,甚至辦個手機卡都需要身份證,這樣一個小小的卡片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,其中存儲著我們的過往和現狀,在社會管理系統中讓我們和其他人區別開來。
  如果一個人的身份都是假的,做過什麼事之後都可以“消失”在茫茫人海裡,那麼生活在他身邊的人就毫無安全感可言;如果一個沾滿血腥的逃犯換個身份就能重新做人,法律的權威、正義的實現就無從談起。
  現實中,和汽車號牌涉假相比,對於出售、使用假身份證的處罰的確很輕。根據道交法,偽造、變造或者使用偽造、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、號牌、行駛證、駕駛證的,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,扣留該機動車,處十五日以下拘留,並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;構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但是根據居民身份證法的規定,購買、出售、使用偽造、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,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,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。
  或許正是因為板子打得太輕,所以我們時不時可以在街頭看到各種各樣“辦證”的小廣告;所以《人民日報》記者在網上隨便搜一下,就能夠搜出辦假證的渠道;所以150元能夠辦理一張仿真度高達95%以上的假身份證……
  無論是在電線桿上貼廣告還是在網上發帖子,辦假證的既然“打開門做生意”,就不愁找不到他們,所以發現、查獲犯罪嫌疑人不是難題,僅僅需要相關部門多下點工夫。一方面,對於偽造、變造居民身份證的,應該依法追究刑責;另一方面,居民身份證法已實施十來年,有些條款不妨加以修訂,對於出售、使用假身份證的行為,在懲處力度上至少不應該比開著套牌車上路還低。
  說到底,假身份證再逼真也是假的,也有漏洞可以識破,在身份證存在的問題當中,最可怕的或許還是“真的假身份證”。例如,《黑龍江晨報》曾報道過這樣的事:一個殺了人的逃犯改名換姓,“托人”在公安局重新辦理了戶口本和身份證,新的身份甚至可以在全國人口信息庫里查到。十多年後,此人酒後吐真言才把自己暴露出來。
  再比如,陝西“房姐”龔愛愛、河南鄭州“房妹”一人擁有多個戶口和身份證,一些涉案落馬的政府官員,也都擁有雙重戶口和多個身份證。這些“真的假身份證”絕非150元一個的“地攤貨”,而是和真貨一模一樣。擁有“真的假身份證”,某些人就可以隱匿非法收入和財產,可以逃避各地房地產限購政策,可以在上學、就業、醫保等方面享受本不該享有的社會福利,甚至從事更多的違法犯罪活動而逃避懲罰。
  “真的假身份證”證明瞭內鬼的存在,折射出一些基層公安部門戶籍管理的混亂。好在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行動,要在3年時間內全面清查整治,徹底解決身份證信息“錯、重、假”問題。
  封堵身份證存在的漏洞,顯然需要多渠道、多角度的綜合措施。只要外鬼內鬼一起清除,拍蒼蠅打老虎都不手軟,就能夠讓每一張身份證都準確、真實、權威地反映出持證人信息。
  本報評論員 龐嵐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s17dstfg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